5月12日记者张晟采写的《疏捞工人井下作业视频让人掉泪 狭窄涵管中半跪着清理污物》这篇报道点赞。这是一个难得的视角,报道非常感人。看后使人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希望能继续深入追踪报道。
建议一: 避免建筑垃圾进下水道
武汉的排水管道会有那么多无法想象的东西,给疏捞工人带来极大的困难,从下水管道内捞出大小不一甚至几百斤重的水泥块。将这个视频与这篇文章发给道路与地铁的建设部门看,采访他们的看后感想。能否请他们制定出一套专门针对道路建设与恢复的措施,从制度上避免建筑垃圾进入下水道。
建议二: 垃圾不应该扫进下水道
视频中显现捞出量最多的是泥沙,本人也不止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见过马路清扫工将清扫的最后一点尘土扫到下水道的排水口内。建议将这个视频与这篇文章发给市政道路清扫部门,采访他们的看后感想。扫除的垃圾不应该扫到下水道内。城市清洁出现了带水冲洗马路的洒水车扫地机,路面相当一部分渣土不可避免的与水混合最后还是进入了下水道。
建议三: 水与渣土应尽早分离
将这个视频与这篇文章发给市政规划与设计部门,采访他们的看后感想。看他们能不能在路边排水入口的浅坑处就能将水与渣土尽早分离,既作为下水的第一级净化处理,也利于疏捞。
建议四: 适当提高井盖承载力
媒体不断报道有路面的井盖被压破伤人伤车的消息,压破的一部分肯定就会掉到井内。建议水务部门应该根据路面的行车状况适当提高井盖的承载能力。污水横溢,只有拨打市长专线后才有人来解决。每次出现渍水,水务部门都承诺要整改,但情况依旧。
建议五: 督促落实履职尽责承诺
将涉及各部门的行动措施在武汉市部门履职尽责承诺问政节目《现在督办》备案,督促落实。